时间:2022-09-29 00:50:23 | 浏览:655
葛巧红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要览·成就篇
五年砥砺奋进 交出精彩答卷
9月28日《焦作日报》A03版
过去五年的工作
过去的五年,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十一届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生动现实。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23.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3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6元,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市。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高质量完成县乡村换届工作。坚持大抓基层基础,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有效,党建综合体建设获评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
●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得到有效整治。坚持一体推进“三不”,反腐败斗争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以案促改”与“廉洁从家出发”,实现一届市委任期巡察全覆盖,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日益巩固。
●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民族团结“邘新社亲”经验深入推广,第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人大、政协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和人大、政协监督得到加强,统一战线持续巩固,宗教治理由治标向治本深化,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
改革开放多点突破
●党政机构改革、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顺利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打造了智慧金服平台、“334”楼院协商治理和“党群360工作法”等模式。
●城市综合信用进入全国百强。举办豫商大会、“一赛一节”,引进项目2452个,利用境外资金47.5亿美元。
●积极对接郑州、洛阳“双圈”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建成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焦作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进出口总额保持全省前列。
城乡品质显著提升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城镇化率达63%。
●实施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和县城提质工程,焦郑黄河大桥、太焦高铁、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大沙河生态公园等重大工程建成投用,孟州至偃师黄河大桥、国道207焦温快速通道等项目扎实推进,六县(市)县城扩容提质顺利实施,创建“四好农村路”6782公里,被命名为首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农村改厕普及率达91.5%、模式全国推广。
转型发展稳步推进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扎扎实实滚动推进“三个一批”。
●创新提出“六个精准”,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成立六个专班,专业化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形成队员当代表、单位做保障、党委政府做后盾的帮企助企链条。
●打造14个竖起来的科技产业园,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4.5%,3家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进入全省20强。
●粮食总产连续10年稳定在200万吨以上,麦种繁育稳定在6.67万公顷以上,被命名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怀药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文化旅游繁荣发展,旅游接待人数及综合收入居全省前列,精品民宿数量全省领先,太极拳申遗成功。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PM2.5、PM10连续五年“双下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全面加强,百里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廊道加快建设,北山生态环境立法保护。
●实施“四水同治”、河湖长制,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国土绿化提质加速,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达16.4平方米,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办好重点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第三。
●10.73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90个贫困村退出。
●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
●实施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53个,提升老旧小区859个,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率达90.3%,160万群众吃上丹江水。
●新增城镇就业46.6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17.7万人。
●“百姓文化超市”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去年在全省第二家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三清零”,今年做到了疫情零输入、零反弹,以最小代价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重大胜利。
●今年入汛以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果断稳妥处置了6轮汛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及时开展灾后重建,最大力度争取上级和社会各界支持,努力危中寻机、推动提升,深入开展防汛“五查一反思”工作,总结防汛经验教训,形成一批应急除险工作制度机制,建立应急人才队伍,着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姣姣 通讯员 陈梦娟在武钢社区,备注为“心连心”的免费WIFI,覆盖了整个社区;在赵庄村,争取资金200万元建设太行八英纪念馆、红色培训学校等红色教育观光项目如火如荼,不少游客在全长18公里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漫步;8
为全面了解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工作会议精神情况,9月6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修、副主任许竹英一行到中站区,调研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区委书记董红倜,区领导宋瑞
大河网讯 近年来,焦作市中站区坚持把人才优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以奋力打造“三区四基地”产业格局为目标,实施“人才+”战略,构建多层次人才支撑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不断探索符合中站实际的人才工作方式方法,为打造创新融合先导
9月5日,焦作市中站区桃源路矿中街西南位置,一块8.91亩微型住宅用地网上挂牌出让,以起始价成交,每亩地价为173.51万元,楼面地价为1370元/㎡,被焦作市正阳置业竞得。5号地块成交信息5号地块界址图5号地块界址图JGT2021-5号地
面对不断反复的疫情,河南焦作解放区科工局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强化“人、物、环境”同防,持续抓好工业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筑牢“外防输入”四道防线。加强返焦人员排查,夯实风险人群“安全线”。该局进一步深化对当前疫情
民政为民,民政工作是民生工作,也是民心工作。“家里安装了护理床,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马桶助力架、感应小夜灯、助浴椅等,现在可比以前方便多了。”每每说起家里的适老化改造,家住焦作市马村区九里山街道九里山社区81岁的樊清秀老人及其家人总是赞不绝
六月的马村,绿色满园,瓜果飘香。6月6日上午,在焦作市马村区河马仙果小镇、河南农大马村优质果蔬科教园区,首届优质西甜瓜品种品鉴会在此举行。当天,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康相涛一行莅临马村区河马仙果小镇调研指导并参加优质果蔬品鉴会。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聂会军 通讯员 马莹洁 文/图“我宣布,焦煤集团年产60万吨氧化钙项目开工!”7月5日上午,在河南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焦作市马村区分会场集中开工仪式上,伴随着区委书记师少辉铿锵有力的声音,马村区项目建设再
“真是太感谢了!在马村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的多次沟通和协调下,让我家‘滞销’的鹌鹑蛋变得很‘畅销’。如今,已全部卖出去了。”近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张氏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国成喜笑颜开,为马村区农业农村局疫情之下心系农户、用实际行动维护农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