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00:01:15 | 浏览:782
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红波
新上项目落地慢、开工难,一直是困扰项目建设的一个难题。一个项目的正式签约,预示着拉开了从签约到落地建设、投产达效的序幕。但是,仅仅因为项目开工的相关手续和办事流程复杂,项目方前期开工生产要件准备不充分,对项目建设缺乏经验,往往导致项目迟迟不能开工,以至于一些项目一拖再拖,耽误了黄金生产周期。
面临这种困惑,怎么办?流程能否优化?效能能否提升?焦作市山阳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今年以来,山阳区在实践中努力寻求破解之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真正践行“项目为王,企业家为大”的理念,思路围绕项目转,工作紧跟企业干。针对项目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通过项目前期精准评估、政企互诺信用赋能、合署办公精准服务,尝试运行了一套“评、诺、合”助企提效的好机制,实现“项目推进三步走,信用赋能解企忧”。
“评”,即坚持事前评估,精选优质项目。山阳区对洽谈引进的新项目,项目预审委员会首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精准研判,通过对新上项目是否符合集聚区的主导产业方向、环境生态指标、安全生产指标、亩均效益指标等要素进行科学研判后,最终确定能否落地。项目一经确定,就本着“围墙内的具体建设事项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来解决,围墙外的行政审批事项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辅来解决”的原则快速推进项目。
“诺”,即践行政企互诺,提高行政效能。项目确定落地后,山阳区首先让企业吃上定心丸,向企业承诺:成立由县级干部为首席服务官的服务班子,领办帮办各项手续,全力以赴帮助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途径取得各类行政许可。同时还承诺,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不擅长的施工统筹等问题,提高建设效率。企业则向政府承诺:已具备项目开工所需办理手续的要件要求,能够及时提供各类资料,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同时承诺何时达到一定的投资规模,承诺开工时间和开足马力、压差推进项目建设。
政企完成互诺互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视同企业承诺的有关证明事项存在,畅通绿色通道,及时开出“路条”。企业可依法依规在具备生产条件的前提下开展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确保项目建设交叉进行,高效统筹推进。
“合”,即实行合署办公,强化服务职能。新项目一经落地建设,区里第一时间建立由县级首席服务官牵头的工作推进专班,抽调发改、国土、住建、工信、环保、集聚区等相关部门的精兵强将与企业相关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合署办公。政府帮助企业及时办理各种手续,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流程的“贴身”服务,尽最大努力缩短审批时间,确保各个审批环节无缝衔接。同时,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企业则专心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基建、设备预定等,交叉实施,压茬推进,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山阳区推行“评、诺、合”助企提效行动以来,政府找到了高效推进项目建设的抓手,优化了流程、提高了效能,缩短了从签约到达产的时间,节约了企业成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帮助企业占领了市场先机,政府也真正做到了变管理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对于企业来讲,搞生产、经营、销售,是他们所擅长的,但项目开工前的各种手续办理(如备案、规划、土地、环评、安全、消防、人防、公安等)以及设计建厂房、办公楼等所涉及的复杂事项,企业多不擅长,更不用说科学统筹、压茬推进、并联施工,缩短工期。而政府在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和工作经验,让企业充分感受到这项机制带来的便利,切实提高建设效率。
汉河电缆公司2020年入驻山阳区产业集聚区,占地面积300余亩,前期在工程设计,厂区勘测,地质结构处理等方面耗时半年之久。2021年5月份后充分运用“评诺合”助企提效机制后,市、区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现场办公,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开启绿色通道,企业吃下定心丸后,在政府熟悉基建工作的服务专班帮助下,交叉作业,统筹施工,从5月份开始施工以来,仅用了3个月时间完成了以前半年才能完成的工程量,比预期进度提速了一倍以上。
海华医药物流项目是山阳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签约落地后,区直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行承诺,快速为企业办理各种证照提供全程“贴身”服务,企业按照承诺事项,全力修整生产车间、定制各类设备,仅用2个月就完全具备生产条件,刷新了该区项目的建设速度。
联盟卫材公司2020年入驻山阳区的一家医药辅材生产企业,投资2.5亿,从签约到投产达效仅用8个多月时间,比预期提前了3个月。
“‘评、诺、合’助企提效行动破解了新项目落地慢、开工难的瓶颈,给山阳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营造出了亲清的政商关系,让标准更高、审批更快、服务更优的山阳品牌叫得更响,为聚焦聚力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高地、持续巩固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积蓄了强劲动力!”山阳区委书记李建超说。
挺拔的红塔山下,曾缔造了民族工业崛起的奇迹。今天,玉溪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这片大地上书写出一段关于锂的时代传奇。半年时间,玉溪市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先后布局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及电池等生产项目,形成一条完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
正规化达标创建成果系列展播前锋区消防救援大队编者按自部署开展队伍正规化建设以来,前锋区大队认真贯彻落实总队、支队正规化建设工作部署要求,精准谋划,始终聚焦组织建设标准化、执勤秩序规范化、训练秩序实战化、工作秩序正规化、生活秩序制度化、后勤管
这是一个融合发展的时代,万物互联互存;这是一个共通多赢的时代,交通一马当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柯桥区高瞻远瞩,确立了“绍兴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接轨沪杭都市圈的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无论是绍兴大城市还是沪杭都市圈,交通建设又一次站在柯桥区发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晓)5月2日,笔者走进黄州区路口镇,该镇党委书记张鄂介绍,路口镇作为“主城窗口”,按照“城乡融合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承接中心城区的交通物流中心、商贸消费中心、文化旅游中心、教育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围绕白
去年12月份,沿江高铁正式确定在麻城北并站,麻城方面明确表示:车站规模和站台轨道与六安北相当。沿江高铁,又称沪渝蓉高铁,是一条连接上海和成都的、东西方向的交通大动脉,设计时速350公里,它也是中国东西方向最为重要的一条国家级高铁干线。在麻城
4月20日,淄博市向社会通报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相关情况。记者了解到,除了成都,淄博在全国第二个明确提出要建设全域公园城市。作为老工业城市,这份底气何来?一提起淄博,大家固有的印象是工业化,污染重,环境不好。但经过近年来的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修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马玉姝 通讯员 王业宏 刘一鸣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25日下午,全市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及张店区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山东齐赢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张店区电子信息科创园举行。据悉,张店区一季度
盛夏时节,肥乡区重点项目建设热度升腾,高质量发展脉动强劲。今年以来,该区明确“一城提升、两翼突破、全域振兴”发展战略,加快培育主导产业集群,以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以项目推动转型升级,奋力抓投资、上项目、稳增长、促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
来源:【渭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李亚晓 通讯员 张育娜)9月15日记者从临渭区了解到,今年以来,临渭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要素保障,聚焦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精准分析研判,加强协同调度,推动全区建设项目有序
现代经济体系下,征信被誉为“经济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办理和使用信用卡、贷款申请,企业融资都离不开征信。数字经济时代,征信服务的重要性更是进一步凸显。一方面,我们对征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增加征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