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21:05:24 | 浏览:6185
在我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进程中,中站区努力创造全域旅游的“中站加速度”。
按照我市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部署,中站区把全域旅游创建作为加快城市转型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紧扣目标,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创建任务,取得初步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
凝聚全域旅游创建合力
中站区把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纳入全区中心任务和年度综合考核,与集聚区征迁、脱贫攻坚、“四城联创”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政委、区长为指挥长,发展改革、财政、住建、旅游、规划等20多家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域旅游创建指挥部和办公室,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形成了领导有力、齐抓共管、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围绕市定目标任务,研究制定了《中站区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实施方案》,对全域旅游重大项目实行区级领导分包联系制,对全域旅游重点工作实行交办督办制,建立全域旅游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推进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工作按时间节点推进。
注重规划引领
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中站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特色,依托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历史名人文化优势、百年矿区工业优势、红色革命传统优势等四大基础和优势,科学编制该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把中站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整体打造,量身定做中站全域旅游品牌,逐步建立“一城一山、三廊六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一城”即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一山”即龙翔山旅游度假区;“三廊”即3条生态旅游走廊:东线(赵庄—红叶大道—窄门古村—北业),西线(周窑—栗井—桑园—北业),环线(许园—植物生态园—北朱村—矿山公园—天目瓷);“六区”即北朱村民俗旅游区、许园文化旅游区、十二会红色旅游区、龙翔山生态旅游区、大沙河湿地公园旅游区、早商遗址旅游区。
完善基础设施
夯实全域旅游创建基础
中站区围绕建设“精致城市、品质焦作”,树立融合发展理念,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全域旅游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实施城乡畅通工程。充分发挥交通在引领全域旅游中的“火车头”作用,启动实施城乡路网改造工程,高标准改造大修瑞丰路、紫荆路、桃源北路、育英街等4条城市次干道,目前已基本完工;全面开工建设焦武路、龙山路、河朱线、山区环线“四好农村路”42.8公里,基本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构建了互联互通、全面覆盖的“3060生态旅游圈”(30公里旅游路程、60分钟旅游车程)。
二是开展生态绿化行动。以“森林河南”和“森林焦作”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生态绿化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经二路、影视路等道路绿化,新增和美游园、西部工业原料城游园、龙山路游园等游园绿地6处,建成丰收路等绿色廊道11.3公里,累计栽植苗木1.4万株,新增绿地面积12万平方米;稳步推进北山生态修复,圆满完成太行山造林工程、龙翔山生态经济景观带二期工程,龙翔矿山公园三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新增造林绿化面积9000余亩。
三是强化“四城联创”攻坚。聚焦交通秩序治乱、市容卫生治脏、生态环境治污、公共服务治差,改造城市外立面17万平方米,整治老旧楼院45处、背街小巷13条,整修破损路面1.2万平方米,改建新建城市公厕11座、垃圾中转站6座,新划设停车位1700余处,全面清理了违规广告、私拉乱建,市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居民文明素质、城市品质和旅游吸引力明显提升。
突出配套服务
打造旅游服务中站品牌
中站区以旅游标准化、规范化为支撑点,不断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构建旅游规范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旅游服务中站品牌。
一是扎实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完成了A级旅游公厕、3A级旅游公厕建设任务,全区A级以上旅游公厕达到8座,今年计划在龙翔山按照标准建设旅游公厕4座。
二是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深入开展“两口一路”出入市口整治,规范设置旅游交通引导标识标牌,全力打造干净、有序、优美的靓丽门户;筹划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编制《中站区旅游文化丛书》,建立一个公众号,构建一个导游图,制作宣传面版,努力为广大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加全面、便捷和高效的公共服务。
三是加强旅游营销推介。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时代,搭建媒体及网络互补性平台,通过大数据对中站旅游进行精准营销,满足旅游多样化、细分化、专业化、差异化、快捷化需求。中站区大型民俗文化节等工作曾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宣传报道。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昂扬奋进,积极作为,中站区全域旅游创建成效有目共睹。
这,仅仅是开端。下一步在全域旅游创建过程中,该区将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完善扶持政策。适应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研究制定中站区旅游发展扶持和奖励政策,探索建立旅游引导资金撬动社会资本的发展模式,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旅游引导基金支持,逐步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主动融入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深挖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在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带动全域旅游整体突破;全力推进中铁太行国际生态城项目,预计5月份完成概念性规划设计,年内启动实施总投资百亿元的先期基础设施工程和老城区改造提升工程,用3至5年时间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运动、健康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生态产业新城;加快建设许衡文化园,打造许衡国学馆、许衡中学、许衡广场、许衡墓、许衡湿地公园“五位一体”项目布局;加快北业康养小镇建设,以休闲康养为主题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特色康养宜居小镇;积极谋划赵庄小镇、周窑小镇、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北朱村明清古民居、东张庄民宿特色村、武钢矿工业文化旅游园区等项目,组建中站文化旅游投资公司,努力打造中站区精品文旅综合体。
三是开展精准招商。把旅游招商作为全区招商重点,充分发挥该区旅游资源优势,精心编制旅游项目,对接国内外重点区域,制定激励政策,力争引进一批龙头型、旗舰型旅游项目;对重大旅游项目、景区外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负责投入和建设,企业负责景区、景点开发和建设,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项目支撑、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
四是加强宣传推广。借助“一赛一节”等平台,利用报纸、电视和新媒体,开通中站旅游微信服务平台,把特色节庆、民俗产品等特色资源包装好、宣传好,扩大中站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度假、休闲。
五是强化考核奖惩。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夯实责任,传导压力,确保工作落实。
“我们将学习借鉴其他兄弟县区先进经验,努力创造全域旅游的中站加速度,为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作出更大贡献。”中站区相关负责人说。
9月17日,为深化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提高助企服务质量,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红兵主持召开新开源(焦作)公司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区领导邬月红、许庆林出席会议,相关区直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听取
9月5日,焦作市中站区桃源路矿中街西南位置,一块8.91亩微型住宅用地网上挂牌出让,以起始价成交,每亩地价为173.51万元,楼面地价为1370元/㎡,被焦作市正阳置业竞得。5号地块成交信息5号地块界址图5号地块界址图JGT2021-5号地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聂会军 通讯员 马莹洁 文/图“我宣布,焦煤集团年产60万吨氧化钙项目开工!”7月5日上午,在河南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焦作市马村区分会场集中开工仪式上,伴随着区委书记师少辉铿锵有力的声音,马村区项目建设再
来源:【新乡日报】凤泉区始终坚持“一手抓创建达标、一手抓常态长效”的两手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4月25日,凤泉区区长丁文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把创建过程变成回应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增进群众福祉的过程,以
10月12日,芜湖市镜湖区委副书记、区长鲁先贵利用中午时间,带队赴渡春路、吴家花园和杨家巷等处,率先垂范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走镜湖”工作,通过实地步行,现场查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和立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短板,
初秋的广饶,树木葱茏,处处洋溢着秋意盎然的生机和活力。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旋律”正在这片热土之上激情唱响,动力澎湃——围绕新医药、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增上一批优质项目,培育引进先进科研成果实施一批转化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催生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打造3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徐德波 菏泽报道 12月26日,鲁南高铁(日兰)曲阜至菏泽至庄寨段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菏泽结束了不通高铁的历史。也是在今年,4月2日,菏泽牡丹机场实现了通航。2021年一年内,菏泽实现了飞机、高铁的“双突破”。同样
图为冀州区现代都市型功能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现场。樊加伟摄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翟一杉 通讯员樊加伟)春节刚过,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冀州镇的现代都市型功能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现场已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总占地近5000亩的农业示范园区正发生着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印发通知,公布“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标杆项目、标杆模式”名单,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云机场”)荣誉上榜,成功入选“标杆企业”,成为广东省3家入选的标杆企业之一。白云机场是广东省机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