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00:05:50 | 浏览:3172
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一师开辟了苏中抗日根据地,第二师开辟了淮南根据地,第三师开辟了苏北(盐阜和淮海)根据地,第四师开辟了淮北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党中央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调整了战略部署,抽调八路军山东军区主力部队和新四军第三师(四个旅以及三个独立团,共十五个团,三万五千人)开赴东北;将江南的新四军全部北撤到江北;将华中局北移山东,改为华东局,领导山东、华中的全盘工作;将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与山东军区机关合并为新四军兼山东军区的领导机关,陈毅军长兼任司令员;将新四军第一、第二、第四师主力和第七师开赴山东(后成为山东野战军)。
这时,原来新四军第一、二、三、四师开辟的苏中、苏北(含盐阜和淮海)、淮南、淮北四个解放区,除南通、扬州、泰州、海州和徐州等少数几个城市外,已经连成一片,形成了东滨黄海,西迄涡河、裕溪口一线,南临长江,北到陇海铁路的一大片解放区,包括江苏的三十二个县、安徽的十八个县、河南的三个县,共计五十三个县,称为苏皖解放区(苏皖边区)。中央决定撤销原四个区党委,合并成立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归华东局和新四军军部领导和指挥。建议设立苏皖边区政府,作为苏皖解放区的统一政权。
1、华中分局领导班子
1945年10月24日,华中分局成立,邓子恢为书记,谭震林为副书记,张鼎丞、粟裕、曾山、刘晓为常委,统一领导苏皖解放区的建设,下辖八个地委,分局驻地淮安。
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
邓子恢和女儿
2、苏皖边区政府领导班子
1945年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宣布成立,原来四个区的行政公署主任加上一个教育家韦悫五个人组成边区政府(临时行政委员会)的主席和副主席,李一氓任主席,刘瑞龙、季方、方毅、韦悫任副主席,下辖八个专员公署,边区政府驻地淮阴。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
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
3、华中军区领导班子
华中军区由张鼎丞任司令员,邓子恢任政委,粟裕、张爱萍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下辖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委陈丕显)、淮南军区(司令员周骏鸣,政委萧望东)和五、六、七、八军分区,军区驻地淮安。
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
新四军原有七个师,除第五师李先念部在鄂豫外,其余六个师分布在苏皖浙,1945年10月粟裕和叶飞率领苏浙军区4个纵队北撤到苏中和苏北,这时候新四军在苏皖解放区的实力是相当雄厚的,但是华中野战军成立的时候,黄克诚已经率领第三师3.5万人进军东北,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纵队(由原浙东新四军、原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和苏中军区教导旅组成,司令员兼政委叶飞)、第二纵队(由新四军第二师第四、第五旅和第四师第九旅组成,司令员兼政委罗炳辉)和新四军第七师(师长谭希林,政委曾希圣)北移山东成为山东野战军的一部分,留在华中的新四军主力部队人数大为减少。
11月10日将新四军留在华中的部队组成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下辖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四个纵队。
粟裕楚青和他们的孩子
第六纵队由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六旅改编而成,辖5个团,共1.1万余人,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
第七纵队由苏中军区主力编成,司令员兼政委姬鹏飞,副司令员张藩。
第八纵队由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编成,司令员兼政委陶勇,副司令员彭德清,辖5个团,共1.2万余人。
第九纵队由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的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团,十二旅的第三十四、第三十六团,淮北路东独立第一团(原宿迁独立团)以及骑兵团编成,司令员兼政委张震,副司令员饶子健。
1946年5月,华中野战军作了一些调整:原第六纵队与苏中军区独立旅合编,改称华中野战军第六师,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王必成任副师长,江渭清任副政委,李干辉任政治部主任,下辖两个旅:十六旅和十八旅。 以第八纵队为基础,编入淮南军区部队,改称华中野战军第一师,辖3个旅,共1,6万余人。师长兼政委粟裕,副师长陶勇。重建第七纵队,由苏中军区地方武装3个团上升的主力以及盐城起义的赵云祥部改编而成的两个团组成,管文蔚任司令员,姬鹏飞任政委,胡炳云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以新四军第2师第6旅为主编成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并兼苏北军区,司令员谢祥军,政委刘培善。
苏皖解放区与国民党的首府南京近在咫尺,国民党要打内战时,将首当其冲,万万不可麻痹大意、幻想和平,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以免到时措手不及、遭受损失。华中主要领导人对此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华中我党、政、军的主要工作围绕着巩固军队、加强军事训练、加强民兵建设,搞好土地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粮食储备,完善县、乡、村各级组织,巩固政权等方面展开。
1、军事方面
解放仍然被日伪军占领的地方:12月下旬发起高邮战役,歼灭日军一个大队和伪军七个团共9000余人,解放高邮城。
1946年2月份开始以政治训练为主 “百日练兵”活动,目的是防止和平麻痹思想,丢掉幻想,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
5月份开始以军事训练为主的第二期练兵活动,相继进行整顿纪律和加强行政管理等教育;苦练投弹、射击、刺杀和爆破四大技术;开展野外攻防战和城寨攻坚战的战术训练。
部队派出工作队,参加政权建设和土地改革工作,协助地方训练民兵,组织区、乡武装,为巩固解放区做了大量工作,为迎击国民党的大举进攻做了必要的准备。
2、土地改革工作
1946年5月4日,党中央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将抗战以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从1946年5月开始,苏皖解放区开展了一场旨在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对于巩固反封建的民主统一战线,发动千百万农民参加自卫战争,改善农民生活,促进解放区的经济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做好了内战的准备,于是撕下和平的伪装,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我华中解放区距离国民党的首都南京很近,蒋介石必欲除之而后快,首先以重兵从长江北的出发地向北进攻我苏中解放区,从津浦路向东进攻我淮南、淮北根据地。内战爆发,我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战。
1、利用根据地内人民群众的支持,部队对地形和环境的熟悉,机动灵活地与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军作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在粟裕司令员的指挥下,集中华中野战军主力,形成局部优势兵力打击敌人,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
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奠基
在吃了败仗以后,国民党军队的战史材料哀叹:“苏北匪化(这是对我党我军的诬称)甚深,故匪之情报灵活,行动自如,我军则每有盲目作战之感,常贻匪以集中兵力袭击我一点之机会”;“地方民众不问男女老幼皆为匪之民军,到处袭杀国军”;“最惊人者,即周围五十里内所有民军全体动员,致我突围官兵处处受击,人人被俘,除极少数外,无一漏网”。
国民党军的材料从侧面说明,苏中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心向共产党,我军消息灵通,情报准确。而敌人消息不灵,两眼抹黑,被动挨打,一旦被打败、打散,就只能被俘了(无一漏网)。
当然,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的力量还很强大,苏中我军的局部胜利并不能阻止国民党的大打,我军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固守解放区的每一寸土地。在国民党军不断增兵以后的强大军事攻势下,我军边打边撤,先后放弃了淮南、苏中、盐城、淮阴、淮安、涟水、淮北等地。华中野战军逐步北撤到山东与山东野战军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华中分局与山东分局合并为华东局,1947年初华中军区奉命撤销。
华中解放区的主要领导人安排了新的岗位和职务:粟裕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华东野战军第一副政委,邓子恢任华东局副书记,张鼎丞任华东局常委兼组织部长。只有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似乎没有安排重要职务,1947年到了烟台当特派员,秋季撤退到大连,1948年转到哈尔滨,后来又到大连顶刘顺元担任旅大地区党委副书记。
2、有两个纵队的华中野战军,始终没有离开根据地,在苏中、苏北敌后坚持斗争,保住了苏皖解放区的将近一半。
1947年1月,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辖两个旅并兼苏中军区,共3.1万余人,管文蔚任司令员,姬鹏飞任政委。
1947年2月,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仍兼苏北军区,辖两个旅和3个军分区,共5万人。陈庆先任司令员,曹荻秋任政委。
以上两个纵队没有北撤,始终在根据地内抗击敌人,原苏中根据地是新四军第1师创建的并且经营了多年,原苏北根据地是新四军第3师创建的并且经营了多年,这两块相邻连的解放区,具有坚强的各级党组织和政权,有久经考验的干部队伍,有相当规模的民兵队伍,土地改革比较成功,农业生产情况良好,粮食产量较高,所以这两个纵队好几万人,在根据地内与敌人作斗争,依靠解放区坚强有力的地方干部的努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不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得敌人不但无法占领这块解放区,反而在损兵折将以后无奈逐步退出原来占领地区,这可以算是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局部奇迹。
1948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在司令员兼政委韦国清的率领下南下苏北,与第11、12纵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派34旅进入安徽,恢复淮南解放区。苏北兵团主力不断发起攻势,解放涟水、泗阳、宿迁等城镇。北到陇海路,南到长江沿线,原苏皖解放区的大部分地区得以逐步恢复。淮海战役时,从陇海线到长江的大片土地上的大量支前民工队伍推着车子,挑着担子,车轮滚滚,人潮涌动,运送粮食物资,向北或向西,目标徐州,支援淮海前线。
淮海战役之后,华东野战军第11和12纵队分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和30军。
3、1947年1月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从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抽出两个步兵团和骑兵团两个大队组成淮北挺进支队,在司令员兼政委饶子健率领下重返淮北,在敌强我弱的环境中,在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下,与敌人周旋,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土地改革,得到扩大人民的拥护,部队逐步站稳了脚跟。到1947年8月,随着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挺进豫皖苏,淮北国民党正规军调去与刘邓、陈粟作战,淮北挺进支队趁势主动出击,接连打了几次胜仗,恢复了原淮北根据地的几个县。到1948年春季,形势大为改观,取得显著成绩,胜利完成重建淮北根据地的任务,3月28日,华东局、华东军区宣布成立淮北军区(饶子健任司令员)和淮北独立旅(饶子健兼任旅长)。5月成立江淮军区,陈庆先任司令员,曹荻秋任政委,辖第34旅和淮北独立旅,以及三个军分区,进一步扩大解放区。10月由饶子健率领第34旅和淮北独立旅参加淮海战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再立新功。
评述:苏皖解放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以及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共同开辟创建的根据地。新四军除第五师以外的其余六个师在这里与日寇浴血奋战多年,锤炼出了英雄顽强、能征善战的主力部队,还有许多地方部队和民兵。在根据地内建立并巩固了县区乡各级政权,培养了坚强的干部队伍,共产党在此深得民心。抗战胜利后进行了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的贫农一心拥护共产党。在敌人重兵进攻下,虽然苏皖解放区的大部分地区被敌人占领了,国民党利用地痞、还乡团反攻倒算,但是他们无法征服民心。人民群众在抗战中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他们并不甘心忍受国民党的统治。经过我军留在解放区的部队,以及重返解放区部队的一年多对敌作战,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解放战争由防守转入进攻的总形势下,根据地逐步被收复,重建了县区乡各级政权。这个地区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较发达,粮食产量高,能够为我军输送兵员、提供粮食和财政支撑,动员支前民工。综上所述,苏皖解放区对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西新闻网梧州8月4日讯(记者 梁馨予 通讯员 黄皓 史秋兰 韦宇轩)8月4日上午,梧州摩天茶海岭南龟谷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施工。据悉,目前该项目主要是做“三通一平”地面的平整,力争项目能够在今年年底或2022年的春节前完成。据介
涪城:实施“三千工程” 建设“四个强区” 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指出,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把握“四个发展定位”、聚焦“四个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围绕全会精神,涪城区提出要通过实施“三千工程
向人民报告特别策划《向人民报告》:温州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说,鹿城将继续推进“大建大美”蓝图建设,以改革促发展,争当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排头兵。 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说,今年上半年,鹿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高于温州全市0.3个百分点、全省1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贾利超 通讯员 周俊英 田雨)砥砺前行,方显担当本色;迎风而上,共建大美城区。3月17日,记者走进安阳市文峰区部分项目工地、老旧小区改造现场,亲身感受城乡环境发生的可喜变化。项目为王 城乡建设稳步发展项目是第一推动力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康亚飞 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城镇发展空间格局进行了重塑性调整,郑州都市圈由原来的“1+4”拓展为“1+8”,扩容后的郑州都市圈规划建设下步怎么干?12月27日,在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迎
红旗区法治宣传现场红旗区专职人民调解员在调解矛盾纠纷□韩珍珍 李孟珊 文 新乡市红旗区政府供图红旗之红,在于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清新的时代风尚,新乡红旗人民谦和善良、诚实厚道的优良传统,使每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都能感受到欣欣向荣的生机和宾至如归的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宋明增)清丰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丹主持召开清丰县2022年省市重点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推进会,听取2022年省市重点暨“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总体进展情况,前四期“签约一批”项目进展情况及第五期谋划情况汇报,并就下一步工
5月8日,承德市长王亚军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就城建项目实施及谋划情况进行安排部署。王亚军指出,城建项目代表着承德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事关民生福祉和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承德实际,紧扣“三区两城”发展定位,以更高站位抓好城市发展,做到高标准规划
1月29日,2021年邯郸市首列中欧班列开行。(河北日报资料片)通讯员郭广跃摄在邯郸市邯山区,高端商贸物流发展春潮涌动。伴随响亮的长鸣,中欧班列“邯郸国际陆港”号从邯郸货运站驶出,经满洲里出境,奔向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启了2021年邯郸中欧
聚焦建设“四宜”上党蹚出转型发展新路——访上党区委书记张驰“上党区作为长治‘一城四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紧紧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聚焦建设‘四宜’上党,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狠抓落实。”日前,上党区委书记张驰接受记者专访,就